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伍安南)新化县市监局全面深入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,认真践行“四个最严”,凝心聚力、担当作为,食品安全工作持续保持了形势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
治理体系基础夯实,创新机制充满活力。一是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全覆盖。依托互联网、大数据技术,采用高清视频监控、视频智能分析、互联网智能感知等技术,构建统一、规范、多级联动的“明厨亮灶+互联网”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,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、精准化、智能化。截至目前,全县所有乡镇市监所的可视化监管平台已全面建成,200余家学校、幼儿园机关食堂、机关餐饮均已接入监管平台,基本实现了餐饮各环节全覆盖全过程监管。二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全过程。制定了《2023年新化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》和《食源性疾病县乡一体化监测工作方案》,定期开展风险监测会商、风险预警交流,形成风险联动监测体系,增强应急处置能力,做到风险监测、风险预警全覆盖,应急处置快速有效。三是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全承保。按照县域150万人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,采取财政出资购买保险服务的形式,重点聚焦县域内农村集体聚餐活动、建筑工地食堂、群体性食品安全中毒事件、政府食堂(含学校、托幼机构食堂)、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等五大类,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,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。
监管体系常态运转,专项整治突显威力。坚持问题导向,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。一是着力开展开展非洲猪瘟监测及阳性产品处置工作。对全县菜市场、商场冷冻库进行了覆盖式检查,对5家被检测出环境阳性的冷库进行了全面消毒,销毁阳性产品152公斤,收缴未经检疫检验的生猪产品460余公斤。二是着力开展流通领域专项整治。以食品安全“守底线、查隐患、抓规范、保安全、促提升”专项行动为主线,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、食品流通、网络订餐、餐饮服务、特殊食品、进口冷链食品等领域的重点整治,2023年共排查农村食品经营户1860家,校园及周边商店362家,连锁食品销售企业21家,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户48家,下达责改通知书86份,查处违法违章案件40起,没收假冒伪劣食品120余公斤。三是着力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整治。聚焦全县特色食品产业,联合农业农村、商务、卫健等部门,深入开展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排查,全面澄清产业、风险底数,建立风险清单、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,进一步净化特色食品经营市场,确保新化名片不受损。今年,全县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98家、小作坊110家,发现并清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0余个。四是着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。联合教育、公安等部门,以春、秋两季学期为切入口,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“护苗”行动,对全县中小学校、托幼机构进行了全覆盖检查,督促学校建立校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机制,健全食品追溯体系和常态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,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,重点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。今年,全县共检查学校362家、托幼机构234家,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店1100家,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40余个,立案查处155起,结案143起,其中免于处罚20起。
共治体系齐抓共管,社会宣传全面发力。一是基层治理网格化。按照属地管辖原则,建立乡镇(街道、场、区)为主体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,由乡镇(街道、场、区)相关负责人担任网格长,每村配备1名村级协管员,实现隐患排查、信息报告、应急处置、处理投诉举报、政策法规宣传、农村集体聚餐登记报备等日常工作纳入网格管理,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群众的“家门口”。全县689个村(社区)共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689人(一村一人),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100%。二是反餐饮浪费氛围化。加大反餐饮浪费宣传力度,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,以醒目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、2023年共发放光盘行动桌签桌牌8000余份,群众知晓率明显提升,营造了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责编:伏志勇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